斯大林为何要在苏联红军中搞大清洗?当时的苏维埃,犹太人把持了军政两界大部分权力
发布时间:2025-04-14 08:38 浏览:56次
斯大林为何要在苏联红军中搞大清洗?原因很简单,当时的苏维埃,犹太人把持了军政两界大部分权力……
苏联建国的特殊之处在于——布尔什维克是先夺取了政权,其后才建立了军队!
随着“十月革命”的一声炮响,布尔什维克夺得了政权,而随后建立起来的苏联红军,无论是组织架构,还是人员编成,几乎都是从白军那里直接拿过来的原班人马。
从“沙俄”过渡到“苏联”之后,大批的沙俄分子没有得到清算,这其中就包括了曾经左右沙俄政局的犹太精英集团。
此时的苏联,无论是政界还是军界,汇聚了沙俄时期的绝大部分犹太精英——
1919年至1935年间,先后当选苏共政治局委员的31人,其中14人是犹太人。这总计31名政治局委员,后来有20人在大清洗中被外决。
政府层面上,列宁主持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(苏联部长会议前身)的15名委员中,有9人是犹太人。这9人在1924年列宁死后的数年间,全部被斯大林处决。
1935年的苏联人民委员会,26名委员中有11名是犹太人,这26名人民委员会委员,最后逃过大清洗的只有6人。
而在军队层面,最早死于大清洗的3名苏军元帅中,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犹太人。
另有16名集团军司令、副司令被处决。
此外,包括军长、师长,集团军政委和师政委,总计8万多名高级军官,或被处决,或被判刑,或被清除出队伍。这其中,超过60%的将领都是犹太人。
诚然,被大清洗严重折损了元气的苏军,马上就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颜面尽失。90万苏联红军以伤亡50万人的代价,打了4个多月,才迫使人口仅300万的弹丸小国芬兰屈服。
也正是由于苏芬战争中,苏联红军的指挥无能以及部队战力低下,这才导致了德国后来的军事冒险,入侵苏联。
“巴巴罗萨计划”,阿道夫之所以敢于东、西两线同时作战,原因就在于苏芬战争中,经过斯大林大清洗后的苏联红军表现拙劣。
但是,作为当时身处犹太集团包围中的斯大林来讲,大清洗是非常必要的。
苏联早期领导层里充斥着犹太人,在俄共第一届领导层中,列宁、托洛茨基、季诺维也夫、加米涅夫、布哈林、加里宁、捷尔任斯基、斯维尔德洛夫等,都是犹太人,已经超过了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。
而最高决策层排名前9的人里面,除了斯大林一人之外,其余全是犹太人。
当时苏联556名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中,有448名是犹太人,占总数的80%以上。
而犹太人当时在整个俄罗斯的人口比例只有1%左右。
这么小的人口比例,却占据了苏共和苏联红军80%的领导层职务,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!
所以,斯大林上位后,想要从犹太人手中夺回政府和军队的控制权、指挥权,唯有通过大清洗,才能达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目的。
如果没有大清洗,卫国战争一开打,一向精于算计,且善于投机的犹太集团,必定会在军、政两界串联和抱团,继而发展到抗拒布尔什维克的领导,严重威胁到苏联无产阶级政权的稳定。
甚至,犹太集团还会借此成为中间势力,与德国谈条件,成立苏联的“汪伪政府”,借德军的武力,达成“犹太复国”的目的,上演“一个苏俄,两个政府”的桥段。
对于斯大林来说,如果没有大清洗,他肯定掌握不了最高权利。就算法理上他是苏联的一哥,但也免不了被掣肘拆台,或是被架空权力。
所以,这样的大清洗,冤假错案肯定是有的,也是免不了的。但是,通过这样的大清洗,它保证了苏联无产阶级政权对军队的绝对领导!
尽管史学界迄今为止,对这次大清洗褒贬不一,但作为真正的苏联无产阶级代表的斯大林,在他死后,没有留下任何财产!
斯大林没有存款,没有房子,更没有黄金珠宝。除一个儿子死在了战俘营里,其他的子女没有一个在政府里担任要职,或者经营什么公司……
——就这一点,斯大林的政府,就比由华尔街犹太财阀们控制的白宫,要好得多!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